西安市新能源汽車為跑何不起來
近日,我省出臺新政,凡購買新能源汽車的消費者最高可獲10.8萬元補貼,此消息一出便讓那些青睞新能源汽車的愛車人欣喜不已。那么國家為什么大力推行新能源汽車呢?新能源汽車的基礎設施建設如何?它到底能不能“跑”起來?市民到底會不會買賬?帶著這些問題記者進行了采訪和調查。
新政:新能源汽車獲補貼
記者從西安市政府官方網站看到,5月19日西安市政府通過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實施方案》中規定,從今年起將對購買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的單位和個人進行補貼。國家和地方政府的補貼兩項加在一起,購買人最高可獲10.8萬元補助。
并且從《方案》中我們獲知,西安市會根據城市發展的實際情況,另行規定電價、稅收、掛牌等其他各方面補貼政策。
5月20日下午,記者來到航天城的豐田4S店,其店的銷售人員說,“豐田廠家目前推出了兩款油電混合轎車后,受關注度還是比較高的。大家更看重按照1:1給予購車人配套補助的政策。目前的兩種新能源汽車,有一款豐田普銳斯售價是25.98-27.98萬元,還有一款豐田凱美瑞售價31.98-36.48萬元,如果按照1:1的補貼算下來,普銳斯的補貼完是十三萬多,凱美瑞是十六萬多!
記者了解到西安將構建新能源汽車技術標準體系,引導和督促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逐步建立售后服務網絡體系。設立新能源汽車特殊標志或符號便于識別;制定新能源汽車掛牌、年審等服務措施,設置綠色通道,簡化新能源汽車上路運行的審批程序,為新能源汽車的上路運行提供便利。并且在推廣公共停車位分散充電模式,逐步完善配套基礎設施建設,保障社會車輛充電和維護需求方面也做了相關規定。
走訪:基礎設施不完善
記者了解到,從今年開始內地城市陸續推出普及和推廣新能源車的政策,其中主要政策就是購車補助和加緊建設公共充電設施。不過很多消費者發現,想要在自己居住的小區內安裝充電樁難度依然很大,這給消費者購買充電車的信心潑了冷水。
5月20日下午記者來到位于曲江瓦胡同的新能源汽車充電站后發現8個充電樁寂寞的矗立在那,還未被使用過,且充電樁上落了厚厚的一層灰。
稍后其工作站的工作人員李里說:“該充電站于去年建成,暫未投入使用。目前充電站,已在西安城區四個方位開建。充電站的建設,是為日后電動車的普及奠定基礎?墒亲2010年起投建的充電站迄今為止都被閑置。記得我們領導在講話中提過,電動車充電站這種‘超前建設’是為了響應國家電網加快電動車充電基站示范運行的要求。目前,在西安能享用這種充電服務的只有一輛上百萬的電力服務車!
經常出差干銷售工作的劉干告訴記者:“我把車開到外地沒電怎么辦?難道把車拖回來,我自己走回來?新能源汽車的基礎設施不完善啊!
調查:市民為何不買賬
對于大家是否看好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前景,會不會購買新能源汽車,記者對自己qq群內約200名成員進行了問卷調查。受訪者中有企業老總,也有等待買車者。從問卷中記者發現大家對新能源汽車的認知度普遍不高。
目前已有一輛奔馳S300的西安某建筑公司于總在接受訪問時直接說:“新能源汽車又沒有什么好的品牌,我不可能開著比亞迪去談生意吧?那樣也太掉價了吧,我又不在乎那幾個加油的錢。如果新能源汽車中有一些高端品牌,我會選擇試試的!
而在一家國企上班的市民李先生則認為,新能源汽車的價格也實在太高了,一輛比亞迪30多萬,除去補貼自己還得掏20多萬,這樣他寧愿選擇幾萬元的代步車。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大部分市民認為自己不會購買新能源汽車,主要原因是補貼后汽車價格仍然很高,也有部分受訪者擔心后期維護費用,充電等問題。通過此次調查記者發現,價格和后期維護是消費者在選購新能源汽車時最看重的因素。
思索:開到外地沒電怎么辦
如果不能方便地充電,那么新能源汽車就成了“擺設”。記者在采訪中獲知,像西安這樣的國際都市目前也只有四個充電站和二百多個充電樁。那么二三線城市豈不是少之又少?
然而據記者了解,陜西省的二線城市中只有寶雞有些許充電樁。目前充電樁只有一線的大城市有,那么車開到外地沒電怎么辦?這也將是大部分關注新能源汽車的消費者關注的問題。
相關:價格為何一直居高不下
當比亞迪宣布推出首款面向個人的純電動汽車“E6先行者”時,大家首先被它高昂的標價36.89萬元所震撼。即便扣除國家和地方補貼12萬元,消費者個人也要支付近25萬元。而這個價位,消費者完全可以買一款中高檔的油車。
“新能源汽車目前確實價格偏高,這是大多購車者的最大顧慮!必S田4S店的銷售經理王琦告訴記者。王琦為想要購買奇瑞M1電動汽車的車主算了一筆賬:她的車總價15萬元,除了國家補貼的8.8萬元之外,購車花了6.2萬元,而同樣配置的奇瑞M1燃油車才賣3.88萬元。如果再加入購車稅、保險等費用,新能源汽車的成本就會更高。
本文原載于兵馬俑在線(www.mightymuzik.com),轉載請保留本鏈接,敬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