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首店經濟”看西安商業變遷 鐘樓商圈“廉頗老矣”?
在商業服務領域,“首店經濟”正成為一個新晉熱詞,“首店”一般是指一個地區首次入駐經營的知名品牌,被視為挖掘消費潛力、反映地區經濟活躍程度的指標之一。其中以上海、北京、深圳等一線城市的“首店經濟”表現最為活躍,并由此出臺了各類鼓勵首店落地的政策。
那么,西安作為西北唯一的新一線城市,吸引“首店”的能力如何?是否可以搶先京滬蓉拿到品牌首店?通過近年來的數據可以看出,西安并非品牌荒地,不少品牌的國內首店開始頻頻進駐西安。記者注意到,據商業新靈獸《2019上半年西安首店報告》統計,首店布局西安的數量和所選的商業體來看,西安大悅城、西安大都薈、西安SKP、四海唐人街、賽格國際處于前列。而傳統的鐘樓商圈只有中大國際南大街一家商場斬獲四個“首店”。
上半年西安新增84家品牌首店
開業數量超過北京
來自RET睿翼德報告認為,一般來說,首店作為品牌在區域的首次布局亮相,在人才、產品、服務及營銷上都體現出品牌的最優資源配置。知名品牌首進某一城市,也可能成為眾多同質品牌戰略布局的風向標,這就如“總部經濟”對于同行企業產生的聚集效應一樣,對于城市商業創新及對外影響力形成提升,也能夠吸引周邊消費力的流入。
首店對城市商業活力的帶動不言而喻。兩年以前,京滬兩地是國際品牌進入內地的首選城市。不過,隨著品牌逐漸沉淀和新一線城市崛起,新開業的品牌首店不再局限于京滬兩地。
首店所到之處吸引客流,提升商氣作用明顯,對城市時尚度和商業活力的帶動顯而易見。作為歷史文化悠久的新一線城市,西安對品牌在此開出國內首店也具有一定吸引力。據商業新靈獸統計,今年上半年,西安共開業各類品牌首店84家,其中32家為該品牌在西北地區首次開店,6家品牌是中國或中國大陸地區首店。
在新開業的首店數量上,上半年西安的開業速度已超過北京。據商業地產觀察統計,2019年上半年北京共有49個品牌首店開業,去年全年,北京新開業的品牌首店共有51家。
陜西秦商會會長朱林表示,西安新開業的品牌首店數量迅速增加,既與商業經營中為消費者提供新消費業態的訴求有關,也要看到首店經濟正從傳統一線城市向新一線城市下沉。由于品牌認知及消費理念滲透,消費者也在為首店的到來而歡呼雀躍。
本文原載于兵馬俑在線(www.mightymuzik.com),轉載請保留本鏈接,敬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