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間 陜西計劃改造城鎮老舊小區近萬個
近日,經陜西省政府同意,省住建廳、省發改委、省財政廳聯合印發《關于全面推動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暨“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的實施方案》,全面推動我省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暨“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
“十四五”期間,全省計劃改造城鎮老舊小區近1萬個,惠及約100萬戶居民。全省改造工作按照“三步走”:2021年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3622個,惠及39.23萬戶居民;到2022年,完成60%的改造任務,基本形成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制度框架、政策體系和工作機制;到“十四五”期末,結合各地實際,力爭基本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需改造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任務,建設環境整潔、設施完善、綠色生態、安全有序、管理規范、和諧宜居的“美好幸福小區”。
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是指對老舊小區及相關區域的建筑、環境、配套設施等進行改造、完善和提升的活動(不含住宅拆除新建),城鎮老舊小區是指城市或縣城(城關鎮)建成年代較早、失養失修失管、市政配套設施不完善、社區服務設施不健全、居民改造意愿強烈的住宅小區(含單棟住宅樓),各地要結合實際,合理界定本地區改造對象范圍,重點改造2000年底前建成的老舊小區。
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內容可分為基礎類、完善類、提升類3類。各地應結合當地實際情況,依據《陜西省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導則》,確定具體的改造內容清單、可操作的改造標準和支持政策;A類為滿足居民安全需要和基本生活需求的內容,主要是市政配套基礎設施改造提升以及小區內建筑物屋面、外墻、樓梯等公共部位維修、清理樓道雜物及各類小廣告等。完善類為滿足居民生活便利需要和改善型生活需求的內容,主要是環境及配套設施改造建設、小區內建筑節能改造、有條件的樓棟加裝電梯等。提升類為豐富社區服務供給、提升居民生活品質、立足小區及周邊實際條件積極推進的內容,主要是公共服務設施配套建設及其智慧化改造。
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堅持政府引導,遵循開展摸底排查——居民意愿調查——設計方案審查——制定實施方案——初步方案公示(居民決策)——申報確定實施方案——制定改造標準及建立改造項目庫——組織實施——竣工驗收——建立長效管理機制的流程開展。
記者 李婧
本文原載于兵馬俑在線(www.mightymuzik.com),轉載請保留本鏈接,敬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