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城市建設統計年鑒》公布 西安屬特大城市城區人口637.81萬
當前,中心城市尤其是超大特大城市對區域的帶動引領能力日益增強。
根據住建部最近公布的《2019年城市建設統計年鑒》(下稱“年鑒”),目前有30個城市城區人口超過300萬人,其中超過1000萬的超大城市有6個;位于500萬到1000萬的特大城市增至10個,濟南晉升為特大城市;此外,位于300萬到500萬之間的I型大城市有14個。
西安屬特大城市城區人口637.81萬
根據年鑒,有6個城市的城區人口規模超過了1000萬人大關,包括四大直轄市和廣深兩個副省級城市,其中上海超過2000萬,北京和重慶超過1500萬。不過,重慶面積為8.24萬平方公里,相當于一個中等省份的規模,下轄的一些城區離主城區很遠。
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牛鳳瑞分析,目前城區人口的統計部分是按照行政區劃來統計的。比如,重慶的城區人口包括了萬州等遠城區,有的城區距離主城區幾百公里。一個城市的主城區,應該是建成區能連成一片,盡管中間可能有一些綠化隔離帶,但不能距離太遠,如果隔了三五十公里,那就不叫綠化帶了。
相反,一些地方實際上已經連成一片,但由于行政區劃劃分,并沒有算作一個城市。牛鳳瑞舉例,像長沙市與長沙縣已經連為一體,實際上是一個城市,撤縣設區是早晚的事情。
東莞、武漢、成都、杭州、南京、鄭州、西安、濟南、沈陽和青島這10個城市的城區人口處于500萬到1000萬之間,屬于特大城市。相比上年,特大城市增加了1個,即濟南。
根據“年鑒”,西安市城區人口為637.81萬人,排在第13位。而根據西安市統計局“西安市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統計,截止2019年年末,西安全市常住人口1020.35萬人,比上年末凈增加19.98萬人。
濟南晉升為特大城市,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行政區劃的調整。國務院于2018年12月26日正式批復同意山東省調整濟南市萊蕪市行政區劃,撤銷萊蕪市,將其所轄區域劃歸濟南市管轄。
牛鳳瑞說,展望未來,濟南將繼續做大做強。山東的“十四五”規劃建議提出,要實施“強省會”戰略,支持濟南打造“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加快建設國家中心城市,高水平建設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為全省新舊動能轉換蹚出路子、山東半島城市群建設當好引領、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作出示范。
杭州是長三角第二大城市有成為第五個一線城市的趨勢
長三角城市群是我國最大的城市群,龍頭城市上海之后,誰是長三角的第二大城市呢?年鑒數據顯示,杭州的城區人口規模已經超越了南京,成為長三角乃至整個華東大區的第二大城市。
由于歷史原因,杭州在城市基礎、資源要素集聚方面確實不如南京。比如南京是我國幾個主要的高教中心,整體高教實力僅次于京滬,位居全國第三,而杭州只有浙大一個重點大學。多重因素下,杭州原有的城市規模要比南京小不少。
記者查閱歷史數據發現,改革開放初期的1981年,杭州的城區人口僅為90.5萬,位居全國第21位,而當時南京城區人口為170萬,接近杭州的兩倍。不過,改革開放之后,杭州的民營經濟快速發展,尤其是進入新世紀后,杭州發展成為我國的“電商之都”,在多個指標上,杭州已經接近甚至超過一線城市廣州,大有成為第五個一線城市的趨勢。
在數字經濟的帶動下,杭州人口、人才流入較快,城區人口規?焖贁U張。數據顯示,2019年,杭州常住人口從2018年的980.6萬人增長到1036萬人,增量達55.4萬人,年度增量首次超過深圳和廣州,位居全國第一。
近期公布的杭州市“十四五”規劃建議提出,要大力推進郊區新城建設,加快城市優質資源向郊區新城拓展,引導城市核心區過度密集區塊人口向郊區新城疏散、城市新流入人口向郊區新城集聚,有效遏制城市單體規模無序蔓延,形成“眾星拱月”的組團式發展形態。
本文原載于兵馬俑在線(www.mightymuzik.com),轉載請保留本鏈接,敬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