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余名小伙倒賣對公賬戶給詐騙集團 被鄠邑警方抓獲
有人買對公賬戶,就有人賣。近日,西安鄠邑警方偵破一起專門買賣國家機關證件的犯罪團伙。被抓的10余名年輕小伙專門注冊空殼公司,拿著營業執照去各商業銀行辦理公賬戶后出售。而這些賬戶都將成為不法分子進行電信詐騙洗錢的工具。
西安市公安局鄠邑分局刑偵大隊民警李萌介紹說,最早發現該團伙、是緣于偵查到一名受害者的錢被打入一個對公賬戶上,24小時里,不停地有人往里打錢。該異常引起鄠邑警方的高度重視!拔覀冊诓閷~戶時,發現該賬戶是鄠邑區一名呂姓男子辦的公司,查找到呂某進行詢問,呂某卻對自己公司的賬目不知情。經審訊,呂某交代了實情:他在西安共辦了兩個營業執照,然后拿著營業執照又去銀行辦了對公賬戶,一個對公賬戶以1000元的價格賣給西安的王某,表示在此事情上,他就只掙了兩千元。
根據呂某這條線索,民警很快在西安將買對公賬戶的王某抓獲。這一查,從王某住處查到了三十多套對公賬戶,還查出了11名犯罪嫌疑人。王某交代說,他收一份對公賬戶是1000元,賣給上線的話一份是5000元。這些賬戶來自陜南、關中、陜北等地。王某稱,他跟買家是通過一款名叫“蝙蝠”的聊天軟件溝通的,民警發現,該軟件聊天后記錄會自動清空,同時發現,該軟件的服務器在國外。
無奈,民警只能對現有的人員進行收網。將涉及買賣對公賬戶的11名犯罪嫌疑人全部抓獲。而這些嫌疑人的平均年齡也才20出頭。
那么,對公賬戶和私人賬戶有保不同呢?民警解釋說,這完全是詐騙分子逃避打擊的手段。因為私人賬戶每天的過網資金較低,而對公賬戶每天的交易較高,且較個人賬戶,查處起來也更耗費時間,是不法分子逃避打擊的手段,所以犯罪嫌疑人愿意用對公賬戶實施詐騙。
目前,11名犯罪嫌疑人因買賣國家機關證件罪被刑事拘留。
記者 苗巧穎
本文原載于兵馬俑在線(www.mightymuzik.com),轉載請保留本鏈接,敬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