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審計意見 盤活一個文物停滯平臺
“在咱們西安市文物藏品管理服務平臺上,不但可以看到全市各區縣文物的分布情況,而且每一個文物保護單位的一二三級館藏文物都可以搜索到。請看,這是西安博物院收藏唐代的鎏金走龍、這是西安鐘鼓樓博物館收藏清代的青花纏枝蓮紋貫耳瓶….”隨著西安博物院工作人員操作和解說,西安全市112個文物保護單位的館藏文物都清晰地出現在電腦屏幕上。
上述這一幕,是近日西安市審計局收到市文物局審計整改報告后,在審計回訪中發生的一段小場景。
2021年,西安市審計局在對全市文物保護政策措施貫徹落實以及文物保護項目資金管理使用和績效情況專項審計調查中,審計人員對“西安市文物藏品管理服務平臺項目”進行在線檢查,多次輸入平臺地址均無法打開平臺網頁。經核查,2019年12月,西安市文物局與某公司簽訂《西安市文物藏品管理服務平臺建設項目供貨合同》,但該服務平臺建成后訪問緩慢、運行不穩定,截至2021年6月18日,僅有50人次訪問該平臺。未達到項目磋商文件采購內容設計要求。
針對西安市文物藏品管理服務平臺項目財政資金71.68萬元未發揮效益的問題,審計要求市文物局認真調研、全面掌握該項目平臺建設運行情況,限期按照采購文件內容要求完善項目平臺建設,實現項目建設的功能要求,充分發揮財政資金效益。
西安市文物局高度重視審計提出的意見,召開專題會議研究整改措施,指派專人,負責督促某公司限期完善服務平臺功能,并積極聯系市大數據局,及時將西安市文物藏品管理服務平臺進行備案,接入市級政務服務中心的服務器端口。通過整改,不僅節約了外包服務費用,而且服務平臺的功能有了很大提升。僅該網頁訪問人數至3月25日已達4495人次。
記者 任婷
本文原載于兵馬俑在線(www.mightymuzik.com),轉載請保留本鏈接,敬謝!